橡膠輸送帶企業中的員工,根據崗位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:制定企業經營戰略的經營層員工、負責企業日常管理的管理層員工和具體執行業務的執行層員工。對這三類員工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也有著較大的差異。而如何培訓員工,培育出各個層次的優秀員工,是企業主管應該好好研究的問題。
在探討培訓的重要性之前,先來分析一下現代人的工作價值觀。現代人的工作價值觀體現了招募、培訓、用人、留人四個方面。在企業里,一個人為什么每天要兢兢業業地工作?為了生存,人付出勞動,換取薪資,來滿足生存的需要,這種工作的思想是出于個人目的。當個人工作做好以后,可能就開始帶一個小團隊,當這個管理職位也做好以后,就又有可能被提升做高層主管了。
1.現代企業對人力需求的定義
在不同經濟時代的企業中,人與人力的關系經歷了以下三種關系:
農業時代:人等于人力,就相當于只要是個人,他就有用。這種情況描述的是農業時代的人力需求。在農業時代,勞動工作很簡單,只要體力好,就可以從事工作。
工業時代:隨著社會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的邁進,就產生了人不一定等于人力的情況,這就是說一個人在工業經濟時代的企業中,不一定是有用的,工業時代,勞動工作對知識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,不能達到要求的人就將會被淘汰。
科技時代:在當今的科技時代,這種關系又轉變為人力等于人,就是說,在科技時代的企業里,只有真正有用的人才有機會獲得工作崗位。這種關系的存在,導致企業缺人和高失業率兩種現象的同時存在。
在企業招募員工的時候,需要選擇達到素質標準的人員,而這些人員并不是拿來就能用的,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。所以,部屬培育是非常重要的,沒有這一過程,企業就無法經營。
在農業時代,由于工作的技術含量低,工人在掌握操作技術以后,不需要進行再學習,就能滿足一輩子的農業勞作知識技術需求,在農業社會,農民為了防止鳥類偷吃田里的糧食,就在田里做幾個稻草人來嚇跑鳥類。稻草人的制作很簡單,把一個十字架插在地里,然后把草往上面搭一搭,再做一個頭,最后給它穿上衣服,稻草人就做好了,用不了多長的時間。這樣,這種用稻草人來保護糧食不受鳥類糟蹋的做法就一輩一輩流傳下來,但這其中的稻草人制作工藝卻沒有什么變化,依舊是那樣的做法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,在農業時代,知識可以用一輩子。 .. 工業時代:知識可以用一段時間,在工業時代,由于生產的產品更新換代比較快,工人必須不斷地學習,提高自己的技能,以適應新的產品生產,在這種情況下,一種知識只能用一段時間。而要讓工人的技術能跟上產品更新換代的需要,就要對輸送帶廠家員工進行教育和訓練。
商業時代:知識可以用一次,在商業時代,企業接觸不同的客戶,就需要用不同的知識去面對,這種知識只對這個客戶管用,對其他的客戶是用不上的。所以,在這種情況下,一種知識只針對一個客戶,只能用一次。所以,橡膠帶企業員工必須不斷地得到培訓和提升,去面對各種客戶。
科技時代:知識不一定能用上,在科技時代,每天都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很多知識,但學到的知識卻不一定能用上。那為什么還要學習呢?因為在科技時代,知識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就能有用,必須早做準備,打好基礎,否則就有被市場淘汰的可能。
現代企業處在一個充滿變革的社會,因此,它必須通過教育訓練來提高自己。企業處在一個大的經濟環境之下,就必然受到它的影響。在這種經濟環境下,任何一種產品、任何一個市場都會經歷導入期,成長期,穩定期,衰敗期四個階段。 在導入期,企業是賺不到錢的;在成長期,經濟突飛猛進,企業可以賺很多的錢;在穩定期,經濟處于平穩狀態,競爭加劇,企業可以獲得較為穩定的收入;在衰敗期,經濟回落,企業經營不景氣,不但賺不到錢,還要賠錢。在這四個階段,導入期、成長期的教育訓練都不太重要。因為在導入期,經濟還未真正地發展起來,企業不必花費精力去做教育訓練;在成長期,企業忙于賺錢,這個階段教育訓練的意義不大,因為只要去做就會賺到錢,用不著教育訓練。而在成長期過后,就需要加強教育訓練,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,并為隨時而來的經濟衰落做好準備。所以,隨著企業所在環境的不斷變化,企業必須將教育訓練由忽略轉變為重視,養成培育員工的習慣。在臺灣,20世紀70年代以前,是農業時代,是導入期。從 70年代起,臺灣步入成長期,經濟快速發展,一直持續到 2000年左右。從2000年左右開始,臺灣經濟進入了穩定期。在大陸,經濟周期相對臺灣來說,滯后一些。大約20世紀 80年代以前是導入期;從 80年代開始,經濟快速發展,步入成長期,一直到現在。
顧客的變化:以前的顧客知識面不高,購買行為很純,訴求性不強,能買到東西就感覺很好了,而且有些東西買不到時,還要借助于各種關系去買。這種客戶稱之為報恩的客戶。現在的顧客知識面提高了,購買行為也不那么純了,訴求性強了,也更愛抱怨了。這些客戶在受騙以后,買東西越來越小心。這種客戶稱之為報仇、害怕的客戶。顧客的這種變化恰恰是銷售人員以前的服務不當造成的。以前的銷售員處于主動的地位,對顧客的服務態度較差,而這正是源于對員工教育訓練的不到位。 現在的市場上報恩的客戶大約占20%,報仇和害怕的客戶大約占80%,要讓客戶滿意,必須依靠員工,所以就必須加強員工教育,提高員工素質。企業必須通過教育訓練來提高員工的服務質量,贏得客戶滿意;以前,員工只要“忠誠”,就是一個好員工。而在現代企業中,具有“忠誠”理念的員工不一定就是好員工,只有既“忠誠”又“專業”的員工才是優秀員工,稱為“優的”員工。只忠誠不專業的員工,稱為“勞的”員工;只專業不忠誠的員工,稱為“拽的”員工;主觀意愿強,但既不忠誠也不專業的員工,稱為“劣的”員工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“劣的”員工占企業員工的 80%以上。用這種質量的員工去應對現在的顧客,企業是不會有好的收益的;適合現代企業發展的,只有“優的”員工,而“優的”員工從哪里來呢?教育培訓。通過教育培訓,將“勞的”變成“優的”,將“劣的”變成“拽的”再變成“優的”。在面對各種變化的同時,企業自身也要變化。商品要變,渠道要變,人力資源的定義要變,發展策略要變,所有方面都要改變。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要進行培訓,對員工進行教育訓練,否則企業無法在市場上生存。有一家企業與德國的企業合資,引進他們的先進技術,雙方股份各占 50%。然后這個企業規定:以后公司所有的主管,必須要懂德語和英語,不懂這兩種語言,就不會得到提升。由此可見,企業周圍環境的變化,必然會引起企業自身的變化,這里,人力資源定義就發生了變化。在這個案例中,一些達不到提升要求的主管要想得到提升,就必須通過培訓掌握外語,達到公司變化以后的要求指標。
企業周邊的環境在變化,顧客在變化,員工在變化,企業自身必然也要變化。這表明,企業應對變局的方法就是:自身也要變化,企業教育訓練的目的就是要把企業所需要的知識、技術,讓每一個員工都知道,都懂。企業的知識可以分為以下四類:企業以前發展過程中曾經用到的知識、經歷過的事件等,這些知識對于企業來說,是比較重要的。在一些企業搞內部培訓的時候,老總總是喜歡給員工講一些企業創業時候的故事,一般是講自己辦企業如何的艱難,企業有時候差點倒閉了,然后又是如何度過難關取得成功的等等這樣的事情。可是,大多數員工沒什么興趣,面無表情地聽老總“嘮叨”。 這個事例里老總這種“講過去”的事情,實際上就是把企業過去的知識傳授給新的員工,這是很重要的,是教育培訓員工的一種方法。但是,要采取恰當的方式和場合,讓大家更有興趣,更有積極性地去學習。在很多家庭里,都是富不過三代。往往是爺爺辛辛苦苦干了一輩子,改變了貧窮的狀況,為家里積攢了很多的財富。而一般到了第三代,孫子就大手大腳地花錢,卻不會賺錢,結果坐吃山空,家里又變得貧窮起來。這種家庭的落敗,就是因為沒有對后代進行有效的培訓和教育,沒有把過去的知識傳授給后代,結果造成了富不過三代的現象。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過去的知識很重要。
企業現在發展過程中所得來的知識,是最重要的知識。現在社會變化很快,現在用到的知識,即便是將來能用一段時間,也將很快成為明日黃花。但是即便是這樣,現在的知識依舊是最重要的知識,企業在未來發展中所要用的知識,必須盡早做好準備,要教育員工學習掌握未來的知識,為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。未來的知識也是很重要的知識;發展中的知識是企業長期需要的知識,這些知識有可能現在還搞不明白,這就要求人們要不斷地學習。不斷地學習,對發展中的皮帶輸送機械等企業來說,非常重要。現代橡膠輸送帶企業對知識管理的關鍵就在于,學習了知識就要去執行,就要去用。很多企業往往是在學習了或者引入了先進的管理知識以后,卻沒能有效地利用或者執行,這是與企業的管理有關的。
輸送機械設備企業中的知識根據企業的發展進程,可以分為過去的知識、現在的知識、未來的知識和發展中的知識。其中,現在的知識是最重要的,其他知識也是很重要的。企業對知識管理的關鍵就在于:學了知識就要去執行,就要去用。
文章收錄于最專業輸送帶,橡膠運輸帶,皮帶輸送機系列產品生產廠家,坤碩輸送帶公司網站www.aso2o.com
上一篇: 橡膠運輸帶公司員工人際關系為您分析
下一篇: 運輸帶廠家企業員工授權管理知識推廣